(圖片取自pixabay)
台灣的資源回收率在2017年排名世界第二,是很大的成就;然而,今年卻爆出台灣回收業者將可回收垃圾拿去焚化爐燒,白白糟蹋台灣社會所付出的努力。其實回收是一門產業,如果無利可圖,自然不會有人購買回收品再利用,回收機制也無從建立。
資源回收的賺頭與原物料價格、景氣相關
根據《聯合新聞網》,因為國際原油價格降低,塑膠等回收材料的再製還不如直接買石化原料,所以不受廠商青睞,畢竟回收品還須經過挑選、整理、清洗,這些都需要成本,何況還有過程中的汙染。如果廠商不買回收品,資源回收就沒有賺頭。
當原油、紙漿等原物料的價格下降,就會影響製造業者採用回收品的意願,需求端減少,回收品的價值自然降低,進而影響回收業者回收的意願,這時,人們的資源分類做得再好也沒用。景氣差也會造成影響,景氣差商品生產通常也會減少,回收品的需求端自會受影響,降低回收品的價值。另外,人力資源不足也是資源回收產業的一大難題。
體積/重量比、髒亂程度、處理難度都會影響業者處理意願
塑膠袋是惹人嫌的回收物之一,這是因為塑膠袋往往很髒,業者要處理不方便,因而回收業者收塑膠袋的意願不高。
另一個經典案例是紙杯,很多人不知道台灣的紙杯回收率低到只有10%左右,這是因為紙杯為了防水會鍍一層PE(聚乙烯)封膜,要處理掉這層封膜不容易,經過處理廠的處理後,得到紙漿的比例僅有30%左右;而在送進處理廠之前,紙杯的清洗也需要成本,加上紙杯輕、佔有的空間大等特性也會降低其利潤(所以把紙杯疊在一起丟棄,或是壓扁減少體積等動作很重要)。很多業者將紙杯等紙容器歸類到一般垃圾處理,所以大家守規矩將紙容器丟到紙類回收桶的苦心就白費了(事實上,紙杯該不該回收也有些爭議)。
其實回收分為公家回收機制與民間回收企業,公家回收機制包括公家資源回收車、公家回收站或路邊的資源回收桶等等,把紙容器丟到這些回收單位,其回收再利用的機率較高;至於其他的回收單位,有極高的機率被當成一般的垃圾處理。有些專家建議,如果是民間的回收單位,紙容器還是丟到一般垃圾桶就好,不然紙容器可能繞了一大圈還是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,等於徒然增加回收業者的處理困擾。
將可回收物品清洗、壓縮體積看似無關緊要的動作,其實會正向反饋到整個回收機制。減少回收品的處理成本,回收業者處理回收品的意願會增加,有助於建立回收生態。
本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9B%9E%E6%94%B6%E7%8E%87%E4%B8%8D%E6%98%AF%E8%B6%8A%E9%AB%98%E8%B6%8A%E
留言列表